卷六百六十一 道部三

太平御覽
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

真人下
《集仙錄》曰:王母者, 龜山金母也。西華至精之氣, 化而生金母, 生而飛翔, 處極陰元, 位配西方, 母養群品, 所居宮闕在舂山昆侖之圃, 閬風之苑, 有城千里, 樓十二, 非飆車羽輪不可到也。蓬發虎齒, 非西母之真形, 蓋金方之神也。元始授以萬天元統龜山九光之錄, 使制召萬靈, 統括眾真, 總諸天之羽儀, 天帝朝宴之會, 上清寶經, 三洞玉書, 凡所授度, 咸所關預。黃帝在位, 王母遣使乘白鹿集帝庭, 授以地圖。其後舜在位, 遣使獻白玉環及益地圖, 遂廣黃帝九州為十二州, 又遣獻舜玉琯, 吹之以和八風。
又《尚書帝驗期》曰: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者, 皆朝王母於昆侖之闕。王褒字子登, 齋戒三月, 王母授以瓊花寶曜七晨素經。茅盈從西城王君詣白玉龜臺, 朝謁王母, 求長生之道, 王母授以玄真之經, 又授寶書童散四方。洎周穆王駕黿鼉魚鱉為梁, 以濟弱水, 而升昆侖玄圃閬苑之野, 而會于王母, 歌白雲之謠, 刻石紀跡于弇山之上而還。
漢武帝道好長生之道, 元封元年, 登嵩岳筑尋真之臺, 齋戒思道。王母于七月七日乘紫雲之輦, 駕九色斑龍, 帶天真之策, 珮金剛靈璽、黃錦之服, 金光奕奕, 結飛云文授, 戴天太真晨纓之冠, 躡方瓊鳳文之履, 天姿奄藹, 真絕世之人也。下車, 扶二侍女登床, 東向而坐, 命侍女取桃, 以玉盤盛至七枚, 四與帝食, 母自食三。帝欲懷核種之, 母曰:「此桃三千歲一實, 中土地薄, 種之不生。」問長生之道, 母曰:「賤榮樂卑, 自復佳爾。養性之道, 理身之要, 在不怠耳。欲長生者, 先取諸身, 堅守三一保靈根, 青白分明適泥丸, 三宮備衛在絳宮, 黃庭戊己無流源。此所謂呼吸太和, 保守自然, 真要之道也。至若太上靈藥, 上帝之奇物也。下陰生重云妙草, 皆神仙之藥也。得上品者, 后天而老, 乃太上之所服, 非中仙之所寶。其中品者, 有得服之, 後天而游, 乃天真之所服, 非下仙之所及。其次藥有九丹金液、紫虹華英、太清九轉五雲之漿, 玄霜縵些, 騰躍三黃, 東瀛白香, 玄洲飛生, 八石千芝, 威喜九光, 西流石膽, 東滄青錢, 高丘餘糧, 積石瓊田, 太靈還丹, 盛以金蘭、長光絳草、云童飛于, 此飛仙之所服, 非地仙之所聞也。其下藥, 伏苓、昌蒲、巨勝、黃精之類, 服之可以延年, 雖不得長享無期, 亦以身生光澤, 得為地仙。求道者要先憑此階, 漸而能致遠勝也, 若能呼吸服御, 保固神氣, 此上品自然之要道也。且夫一人之身, 天付之以神, 地付之以形, 道付之以氣, 萬物草木亦如之。身以道為本, 豈可不養神固氣以全爾形也?形神俱全, 上聖所貴。王母命上元夫人出八會之書、五岳真圖、五帝六甲靈飛之符, 凡十二事以授帝, 不能用其道而多所惑焉。後三祠王母復下降所授之書, 置柏梁臺上, 為天災所焚。李少君解形而去, 巫蠱事起, 帝愈悔恨。
又:大茅君盈南治句曲之山, 元壽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方, 諸葛青童并從王母降於茅盈之室。又王母命上元夫人授盈二弟茅固、茅衷太霄隱書。其後, 紫雲元君魏華存齋戒於陽落山隱元之臺, 王母與金闕聖君降於臺中, 乘八景之與, 同詣清虛上宮, 傳玉清隱書四卷以授魏夫人。時太虛真人等歌太極歌, 王母曰:「逍遙玄精際, 萬流無暫停。哀此去留會, 劫盡天地傾。當尋無中景, 不死亦不生。體被自然道, 寂觀合大冥。南岳挺真幹, 玉映耀穎精。有任靡其事, 虛心自授靈。嘉會絳河曲, 相與樂未央。」王母復還龜臺。
《三一經》曰:黃帝游靈臺青城山絕巖之下, 見天真皇人以蒼玉為屋, 黃玉為床, 翠羅之帷, 侍者皆天人。
又曰:高丘子, 商時人也, 好道, 入六景山。積年, 但讀黃素道經服餌術。后服鴻丹, 得陸仙, 游行五岳。復飲金液, 為中岳真人。
又曰:郭崇子, 商時人也, 彭真人弟子。嘗山行, 盜困崇, 諸子弟欲追擒之, 崇子曰:「縱去。」其盜后仕官, 而崇子譽之, 數數往。彼謝之曰:「我昔盜也, 不可授大君子之譽。」遂自煞。后崇子得道, 太極真人以為有煞人之罪, 不得為真人。此為善之過, 尚致人自斃, 況為惡乎?
又曰:楚莊公時, 市長宋萊子常灑掃一市。久時, 有一乞食翁入市, 經日行歌道中曰:「天庭發雙華, 山源彰陰邪。清晨案天馬, 來詣太真家。真人無奈隱, 又以滅百魔。」常歌此乞食, 市人無解此者, 獨萊子悟, 疑其真人, 然未全解其歌耳, 遂師此翁而去。積十餘年, 翁遂授以中仙之道。萊子今在中岳也。乞食翁者, 西岳真人馮延壽, 周宣王時人也。天庭, 在兩眉之下, 是徹視之津梁, 亦謂之華庭也。山源是鼻下, 人中之本, 側在鼻下, 小入谷中也。天馬, 手也。以手按鼻下, 則杜絕百邪。
又曰:真人尹喜, 周大夫也。為關令, 少好學, 善天文秘緯, 鬼神尾馛匿其情狀, 瑰杰不檢, 榮戚不形於色。志懷逍遙, 天性玄湛。忽登樓四望, 見東極有紫氣西邁, 喜曰:「夫陽數度盡, 九星度值, 合歲月并, 正應有異人過此。」乃齋戒掃道以俟之。及老子度關, 喜先誡關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車者, 勿聽過, 止以白之。」果至。吏白, 愿少止。喜帶印綬, 設師事之禮, 老子重辭之。喜曰:「愿為我著書, 說大道之意, 得奉而行焉。」於是著《道德經》上下二篇。喜於是俱去玄洲上卿
《蘇林傳》曰:林字子玄, 濮陽曲水人也。父秀, 含德隱曜, 居於恒山。林少稟異操, 至趙, 師琴高先生, 授煉氣益命之道。又師華山仇先生, 授還神之術, 曰子真人也。當學真道, 乃致林於涓子。未遂, 告林真訣。先生曰:「必作地上真人, 當先去三尸。」林后授紫陽真人道訣凡二百餘事。至子守玄丹洞房, 三元真人舊標上焉。林為中岳真人。
《茅君傳》曰:盈字叔申, 咸陽人也。父祚, 有三子, 盈、固、衷也。盈少稟奇操, 矯俗抗邁, 不求聞達, 不交非類。入恒山, 讀老易餌術, 潛影在山中六年。精思念道, 誠感密應, 夢太玄玉女持玉劄而攜之曰:「西城王君得真道, 可為師。」明發, 乃尋求至西城, 齋戒三月, 果見王君。盈乃叩頭再拜, 勤懇乞長生之術。乃得在西城, 洞臺之中, 金玉上宮, 親侍旦夕, 執巾屨之役。積十七年, 專一不懈。復二年, 王君命駕, 造白玉龜山, 謁王母於青琳宮, 將盈同行。王君見西王母, 稽首於前。盈乃叩頭再拜, 自陳於王母前, 得治身之要道。行其事歸家數十年, 以漢元帝時, 天官下迎來渡江東治句曲山。於是天皇大帝遣授黃金紫玉, 策為太元真人東岳上卿, 司命神君, 仗紫毛之節, 十絕靈幡, 巾藕華冠, 繡羽紫帔, 於飛群, 斑龍與素, 虎軿曲晨, 寶蓋瓊帷, 緣寶執神, 流火雙珠, 月明錦旌, 白羽玄千, 金鍾玉磬, 紫林之腴, 玉漿金甖, 治赤城山玉洞之府, 上編上清, 下宴太極, 封掌吳越, 司校太山死生錄, 朝籍眾真, 定策金名, 領首騷道, 試校群仙。時茅君弟吏二千石, 當之官, 鄉人多送之。茅君亦在座, 曰:「余亦有職, 某月日當之官。」賓客曰:「愿奉送茅君。」言不須有所損費, 吾有以供帳。至期大作宴會, 皆青縑, 帷幄, 下鋪皇百氈, 奇饌異果, 羅列妓樂, 合奏聞數里, 從者千餘人。文吏則朱衣素帶, 武吏則戎備曜日, 茅君乃登羽蓋車去。以晉興寧三年七月四日夜, 初降楊君家, 著青錦繡裙, 紫毛帔巾芙蓉冠。侍從七人入戶, 一人執紫毛節, 一人執十絕幡, 一人帶綠章囊, 一人握流金鈴, 三人奉白牙箱并朱衣。以后數數來降, 弟子迎候。仙人李遵撰傳, 光顯于世間也。
《三洞珠囊》曰:王褒字子登, 前漢王陵七世孫。服青精飯, 趨步峻峰如飛鳥, 無津梁直度積水。又服云碧晨飛丹腴, 視見甚遠。太上大道君遺遣正一左玄執蓋郎封瑋音, 賜王君素明瓊玗、丹紱綿旌, 號清虛真人。
《真誥》曰:赤松子, 黃帝時雨師, 號太極真人。
又曰:九疑真人韓偉遠, 昔師中岳宋德玄。德玄者, 周宣王時人也, 服靈飛六甲得道, 能遠行, 數變隱, 得玄靈之道。今在嵩山。偉遠久而隨得其道, 九疑真人。
又曰:斐玄仁, 右扶鳳陽夏人也, 漢文帝二年始生焉。斐君得道, 將入室, 弟子鄧云亦得道, 將鄧登太華山, 入西洞玄石室中。積三十二年, 忽見五老人賜斐君神芝之術, 亦號清虛真人。
又曰:中岳真人王仲甫, 少好仙道, 常吸引二景及餐霞法。四十餘年, 都不覺益, 其子亦服之, 十八年仙去。后南真人忽降仲甫家而教之曰:「子朏眾虧減, 津液不注, 雖接真景以餐霞, 故未為身益。」仲甫遂因藥治病, 兼修真道。又積年方成。今在玄洲授書, 為中岳真人, 領九玄之司。
又曰:范伯慈, 桂陽人也, 家本事俗, 忽得狂病, 經年不愈。聞沈道士治病多驗, 乃棄家求療。五十日病愈。后入天目山, 餌胡麻, 精思十七年。又服丹砂得道, 為玄一真人。
又曰:許謐字思玄, 一名穆。晉簡文皇帝以為護軍長史, 雖外混俗務, 而內修真學, 得為上清真人。
又曰:紫虛元君領上真司命, 南岳魏夫人, 玉清虛弟子, 名華存, 楊司命之師也。任城人, 晉司徒文康公魏舒之女, 年二十四, 適南陽劉幼彥。幼彥為汲縣修武, 夫人齋戒念道, 入室百日。十二月夜半, 青童君及王君四真人同降, 授上經三十一卷。至洛陽亂, 夫人渡江居豫章, 隨於璞往江州安城郡, 因居彼。年八十三, 以成帝咸和九年, 青童清虛又降, 授劍解之道, 稱疾隱化, 乘飚車往洛陽山。明日, 有四十七真人降, 教道法。積十六年, 西母與金闕南極同降迎夫人, 北詣上清宮玉闕下, 授神鳳章龍, 衣虎帶, 丹飛裙, 十絕華幡, 流金火鈴, 九蓋芝軿, 九色之節, 雙珠月明, 神虎之符, 錦旗虎旌, 給西華玉女, 八景飛與, 玄景九龍。又授扶桑大帝君玉劄金文, 位為紫虛元君, 領上真司命, 主諸學道, 死生圖籍, 攝御三官, 關校罪考。文授金闕聖君青瓊板丹錄文, 位為南岳夫人, 給曲晨飛蓋, 治天臺大霍山洞臺中。下訓奉道教授當為真仙者。一月再登玉清, 三登大素, 四謁玉晨, 遨宴扶桑, 仰招天真, 總括神錄, 刊書九天, 佐命東華, 葉翼帝晨, 飛步太霞, 參轡九虛, 以興寧中降陽君。又授許掾上經。自此后, 數數來降也。王清虛令弟子范邈作內傳顯于世也。
又曰:紫清上宮九華安真妃, 晉興寧三年, 年十三四, 著云錦裙, 上丹下青, 腰絲繡帶, 右帶系十余小鈴, 鈴子青色, 又黃色相間, 左帶玉珮, 指著金钚, 白珠約臂, 作髻在頂中, 餘發垂至腰。一侍女, 朱衣帶青章, 囊長尺餘, 以盛書, 書可十餘卷, 白玉檢囊, 口上刻字, 玉清神虛內真紫元丹章。一侍女赤衣, 捧白玉箱, 絳帶絡之, 年并十七八。自此后數數來降, 授書作詩。

《真人傳》曰:馬明生者, 齊國臨淄人也。本姓帛, 名和, 字君賢。為縣吏捕賊所傷, 遇太真元君, 與藥即愈。隨至太山石室中, 金床玉幾, 珍物奇偉, 人跡所不能及。事之勤亦至矣, 太真乃授以長生之方, 曰:「我所授服太和自然龍胎之體, 適所以授三天真人, 不可以教始學者。」后隨安期先生服餌仙去, 為真人。斐真人弟子三十四人, 其十八人學真道, 餘學仙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