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百五十一 工藝部八

太平御覽
卷七百五十一.工藝部八


畫下
《歷代名畫記》曰:夫畫者, 成教化, 助人倫, 窮神變, 測幽微。與六籍同功, 四時并運。發於天然, 非由述作。古先聖王受命應箓, 則有龜字效靈, 龍圖呈寶。自巢、燧已來, 皆有此瑞, 跡映乎瑤鈴。事傳乎金冊。庖犧氏發於滎, 河中典籍, 圖畫萌矣;黃軒氏得於溫, 洛中央皇, 蒼頡狀焉。
又曰:夫畫, 比之書價, 則顧、陸可同, 鍾離、張僧繇可同, 逸少書則逡巡可成。畫非歲月可就, 所以書多於畫, 自古而然。今分為三古, 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 則趙歧、劉褒、蔡邕、張衡、已上四人后漢。曹旄、楊修、桓范、徐邈、已上四人魏。曹不興、吳。諸葛亮蜀。之流是也;以晉宋為中古, 則明帝、荀勖、衛協、王廙、顧愷之、謝稚、嵇康、戴逵、已上八人晉。陸探微、顧寶先、袁倩、顧景秀之流是也;已以四人宋。以齊、梁、北齊、后魏、陳、后周為下古, 則姚曇、謝赫、劉瑱、毛惠遠、已上四人齊。元帝、袁昂、張僧繇、江僧寶、已上四人梁。楊子華、田僧亮、劉殺鬼、曹仲達、已上四人北齊。蔣少游、楊乞德、已上二人后魏。顧野王、陳。馮提伽后周。之流是也。隋及唐為近代之價, 則董伯仁、展子虔、孫尚子、鄭法士、楊契丹、陳善見、已上六人隋。張孝師、范長壽、尉遲乞僧、王知慎、閻立德已上五人唐。之流是也。
又曰:若言有書籍, 豈可無九經三史?顧、陸、張、吳為正經, 楊、鄭、董、展為三史, 其餘畫跡為百家。吳雖近可以正經。
又曰:昔謝赫云:「畫有六法, 一曰氣韻生動, 二曰骨法用筆, 三曰應物象形, 四曰隨類賦彩, 五曰經營位置, 六曰傳摸移寫。」自古畫人罕能兼知, 試論曰:古之畫者, 或有遺其形似, 而尚其骨氣。以形似之外求其畫, 此難可與俗人道也。今之畫, 縱得形似而氣韻不生。澹以氣韻求其畫, 則形似自在其間矣。上古之畫, 跡簡而意澹, 澹而雅正, 顧、陸之流是也;中古之畫, 細密而精致而臻麗, 展、鄭之流是也;近代之畫, 煥爛而求備;今人之畫, 錯亂而無旨, 眾工之跡是也。夫象物必在于形似, 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 皆本於意, 而歸乎用筆, 故工畫者多攻書。然則古之嬪臂纖而骨束, 古之馬啄大而腹細, 古之臺閣竦峙, 古之服飾容曳。故古畫非獨變態有奇意也, 抑亦物象殊也。
又曰:遍觀眾畫, 惟顧生畫古賢得其妙理。對之令人終日不倦, 凝神遐想, 妙悟自然, 物我兩忘, 離形去智, 身固可使如槁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不亦臻於妙理乎?所謂畫之道也。
又曰:漢張衡, 字平子。昔建州浦城縣山有獸, 名駭, 豕身人首, 狀貌惡, 百鬼惡之, 好出水邊石上。平子往寫之, 獸入潭中不出。或云:「此獸畏畫, 故不出。可去紙筆。」即去之, 獸果出。平子拱手不動, 潛以足指畫獸, 今號巴獸潭。
又曰:昔張芝學崔瑗、杜度草書之法, 因而變之以成今草。字之體勢, 一筆而成, 氣脈通連, 隔行不斷。惟王子敬明其深旨, 故后首之字, 往往繼其前行, 世上謂之「一筆書」。其後陸探微亦作一筆畫, 綿連不斷。故知書畫用筆同法。陸探微精利潤媚, 新奇絕妙, 名高宋代, 時無等倫。
又曰:魏曹植言:觀畫者, 見三皇五帝, 莫不仰戴;見三季暴主, 莫不悲惋;見篡臣賊嗣, 莫不切齒;見高節妙士, 莫不忘食;見忠節死難, 莫不抗首;見放臣斥子, 莫不嘆息;見淫夫妒婦, 莫不側目;見令妃順后, 莫不嘉貴。是知存乎鑒者, 畫也。
又曰:蜀諸葛亮, 字孔明。《華陽國志》云:「南夷, 其俗征巫鬼, 好盟詛要質。諸葛亮乃為夷作圖, 先畫天地日月君城府, 次畫神龍及牛馬駝羊, 后畫部主吏, 乘馬幡蓋遠行安恤, 又畫夷牽牛負酒赍金寶詣之。以賜夷, 甚重之。
又曰:曹不興, 吳興人也。孫權使畫屏風, 誤落筆點素, 因就成蠅狀。權疑其真, 以手彈之。時稱吳八絕。張勃《吳錄》云:八絕者, 孤城鄭嫗善相, 劉惇善星象, 吳范善候風氣, 趙達善算, 嚴武善棋, 宋壽善上夢, 皇象善書, 曹不興善畫。赤烏中, 不興之清溪, 見赤龍出水上, 寫獻孫皓, 皓送秘府。至宋朝, 陸探微見畫嘆其妙。因至清溪, 復見其龍。宋時, 累月亢旱, 祈禱無應。乃取不興龍置水上, 應時蓄水成霧, 累月霈。謝赫云:「不興之跡, 代不復見, 秘閣內一龍頭而已。觀其風骨, 擅名不虛在第一品矣。」
又曰:晉顧愷之, 字長康。嘗於瓦官寺北殿畫維摩詰, 畫訖, 光耀月餘日。《京師寺記》云:「興寧中, 瓦官寺初置, 僧眾設會, 請朝賢鳴剎注錢。其時士大夫莫有過十萬者。既至長康, 長康直打剎注百萬。長康素貧, 眾以為大言。后寺眾請勾疏, 長康曰:」宜備一壁。「遂閉戶往來一月餘日, 所畫維摩詰一軀。工畢, 將欲點眸子, 乃謂寺僧曰:」第一日見, 請施十萬, 第二日可五萬, 第三日可任例責施。「及開戶, 光照一寺, 施者填咽, 俄而得百萬錢。愷之嘗言:」畫人物最難, 次山水, 次狗馬。臺閣, 一定器耳, 差為易也。「斯言得之。至於鬼神人物, 有生動之可狀, 須神韻而後全。若氣韻不周, 空陳形像, 筆力未到, 空善賦彩, 謂非妙也。
又曰:宋朝顧駿之常結構高樓以為畫所。每登樓去梯, 家人罕見。若時景融朗然乃含毫, 天地陰慘則不操筆。今之畫人, 筆墨混於塵埃, 丹青和其泥滓, 徒污綃素, 豈曰繪畫!自古善畫者, 匪衣冠貴胄, 逸士高人, 振妙一時, 傳芳千祀, 非閭閻鄙賤所能為也。
又曰:南齊宗測, 字敬微, 炳之孫也。善畫, 傳其祖業。志欲游名山, 乃寫祖炳所畫《尚子平圖》於壁。隱廬山, 居炳舊宅, 畫阮籍遇孫登於行障上, 坐臥對之, 又畫永業寺佛景臺, 皆稱妙絕。
又曰:南齊謝赫, 姚最云:「點刷精研, 意存切似, 寫貌人物, 不俟對看, 所須一覽便歸, 操筆目想, 毫發皆無遺失, 麗服靚妝, 隨時變改, 直眉曲鬢, 與世爭新。別體細微, 多從赫始。遂使委巷逐末, 皆類效顰。至於氣韻精靈, 未窮生動之致, 筆路纖弱, 不副雅致之懷。然中興已后, 畫人為貴, 在沈標下, 毛惠遠上。」
又曰:南齊劉瑱, 字士溫, 彭城人。少聰慧, 多才藝, 攻書, 畫嬪嬙, 當代第一, 謝云:「用意綿密, 畫體簡細, 筆力困弱, 制置單省, 婦人最佳;但纖削過差, 翻為失真。然玩之詳熟, 甚有恣態。」
又曰:南齊毛惠遠, 滎陽陽武人也, 善畫馬。時劉瑱善畫婦人, 并當代第一。市青碧一千二百斤供御畫, 用錢六十五萬。有言惠遠納利者, 敕尚書評價, 貴二十八萬, 殺之。后家徒壁立, 上甚悔痛之。惠遠弟惠秀, 永明中待詔秘閤。世祖將北伐, 命惠秀畫《漢武北征圖》, 中書郎王融監掌。其圖成, 帝極重之, 置瑯玡臺上, 每披覽焉。
又曰:北齊楊子華, 世祖時, 任直閤將軍。嘗畫馬於壁, 夜聽啼嚙長鳴, 如索水草;圖龍於素, 舒卷輒雲氣縈集也。世祖重之, 使居禁中, 天之號為畫聖。非有詔, 不得與人畫。時有王子沖, 善棋通神, 號為二絕。
又曰:北齊劉殺鬼, 與楊子華同時, 世祖俱重之。畫斗雀於壁間, 帝見之為生, 拂之方覺。嘗在禁中, 錫賴巨鉅萬。任梁州刺史。
又曰:梁元帝, 名繹, 字世誠, 善畫。曾畫聖僧, 武帝親為贊之。任荊州刺史日, 畫《蕃客入朝圖》, 帝極稱善。又畫《職貢圖》, 并序, 蓋外國來獻之事。長子方智, 字實相, 尤能寫真, 坐上賓客, 隨容點染既成數人, 問童兒, 皆識之。
又曰:梁蕭賁, 字文奐, 蘭陵人也。多詞學, 工書畫。曾於扇上畫山水, 咫尺之內, 見萬里可知。姚最云:「雅性精密, 后來難比。含毫命素, 動必依真。學不為人, 自娛而已。」人間罕見其跡。
又曰:陶弘景, 字通明, 丹陽秣陵人。幼有異操, 年十歲, 讀書見葛洪《神仙傳》, 便有隱逸之志。居茅山, 號華陽隱君。好著述, 明眾藝。武帝嘗欲征用, 隱君畫二牛, 一以金籠頭牽之, 一則迤邐就水草。武帝知其意, 不以官爵逼之。
又曰:梁張僧繇, 吳人也。天監中, 為武陵王國侍郎, 直秘書閣, 知畫事。武帝崇飾佛寺, 多僧繇畫之。時諸王在外, 武帝思之, 遣僧繇乘傳寫貌, 對之如面。江陵天皇寺, 明帝置也, 內有柏堂。僧繇畫廬舍那佛及仲尼十哲。帝怪問:「釋內如何畫孔聖?」僧繇曰:「後當賴此耳!」及後代滅佛法, 焚天下寺塔, 獨以殿有宣尼像, 乃不令毀拆。又金陵安樂寺, 畫四龍, 不點眼睛, 即恐飛去。人以為妄誕, 固請點之。遂點二龍, 須臾雷電破壁, 兩龍乘雲騰而上天;二龍未點眼睛者見在。又畫天竺二胡僧, 侯景亂, 散拆為二。後一僧為唐右常侍陸堅所寶。堅疾篤, 夢一胡僧告云:「我有同友, 離拆多時, 今在洛陽李家。若求, 合得之, 當以法力助君。」陸以錢帛, 果於其處購得之, 其疾乃愈。劉長卿為記述其事。張畫有所靈感, 不可具記。
又曰:北齊高孝珩, 世宗第二子也, 封廣寧郡王、尚書令、大司徒, 博涉多才藝。曾於廳壁上畫蒼鷹, 觀者疑其真, 鳩雀不敢近;又畫《朝士圖》, 當時妙絕。
又曰:隋楊契丹, 官至上儀同。僧悰云:「六法備詠, 甚有骨氣山東體制, 允屬伊人。在閻立本下。」契丹之跡, 非不雄富, 比董展則乏精微。李云:「田、楊聲侔董、展。」昔田、楊與鄭法士同於京師光明寺畫小塔, 鄭圖東壁、北壁, 田圖西壁、南壁, 楊畫外邊四面, 是稱三絕。楊以簟蔽畫處, 鄭竊觀之, 謂楊曰:「卿畫終不可學, 何勞障蔽?」楊托以婚姻, 有對門之好;又求楊畫本, 楊引鄭至朝堂, 指宮闕衣冠車馬曰:「此是吾畫本也。」由是鄭深嘆伏。
又曰:唐張孝師為驃騎尉, 尤善畫地獄, 氣候幽默。孝師曾死復蘇, 具見冥中事, 故備得之。吳道玄見其畫, 因效之, 為地獄變。
又曰:唐王陀子, 善山水幽致, 峰巒極佳也。上言山水者, 稱陀子頭, 道子腳。
又曰:唐吳道子, 陽翟人也。好酒使氣, 每欲揮毫, 必須酣飲。學書於張長史旭、賀監知章。學書不成因攻畫。曾事逍遙公韋嗣立, 為小吏, 因寫蜀道山水之體, 自為一家。其書跡似薛少保, 亦甚便利。初任兗州瑕丘縣尉, 玄宗召入禁中, 改名道玄, 因授內教博士, 非有詔不得畫。張懷瓘每云:「吳生之畫, 下筆有神, 是張僧繇后身也。」可謂知言矣。官至寧王友。開元中, 將軍裴旻善舞劍, 道玄觀旻舞畢, 揮毫益進。時又有公孫大娘, 亦善舞西河, 劍氣渾脫, 張旭見之, 因為之草書, 杜甫歌行述其事。是知書畫之藝, 皆須意氣而成, 亦非懦夫所能作也。
又曰:唐盧棱伽, 吳生弟子也。畫跡似吳生, 但才力有限。頗能細畫, 咫尺間山水廖廓, 物像精備, 經變佛像是其所長。吳生嘗於京師畫總持寺三門, 大獲泉貨。棱伽乃竊畫莊嚴寺三門, 銳思開張, 頗臻其妙。一日, 吳生忽見之, 驚嘆曰:「此子筆力, 當時不及我, 今乃類我, 精爽盡矣。」居一月, 棱伽果卒。
又曰:唐馮紹政尤善畫鷹鶻雞雉, 盡其形態, 觜眼腳爪毛彩俱妙。曾於禁中畫五龍, 亦稱其善, 有降云蓄雨之感。
又曰:唐李思訓, 宗室也, 即林甫之伯父。早以藝稱於當代, 一家五人并善丹青, 高宗甚重之, 書畫稱一時之妙。其畫山水樹石, 筆格遒勁, 湍瀨潺湲, 云霞縹緲, 時睹神仙之事, 窅然巖嶺之幽。時人謂之大李將軍也。
又曰:唐韓幹尤工鞍馬。忽有人詣門, 稱鬼使, 請馬一匹。韓君畫馬焚之。他日, 鬼使乘馬來謝。其感神若此。弟子孔榮為之上足。
又曰:唐張璪, 字文通, 尤工樹石山水。初, 畢宏擅名當代, 一見驚嘆異之。璪惟用禿筆成, 以手摸絹素。因問璪所授, 璪曰:「外即造化, 中得心源。」畢宏於是閣筆。
又曰:唐李漸善畫蕃馬騎射, 射雕放牧, 川原之妙, 筆跡氣調, 今古無儔。李仲和能繼其藝, 而筆力不及。
又曰:天后朝, 張易之奏召天下畫工修內庫圖畫。因使工人各推所長, 銳意模寫仍舊裝, 皆一毫不差。其真者, 多歸易之。
又曰:唐朝吳道玄, 古今獨步, 前不見顧、陸, 后無來者。授筆法於張旭, 此又知書畫用筆同矣。張既號書顛, 吳宜為畫聖, 神假天造, 英靈不窮。

唐《書斷》曰:唐吳道玄窮丹青之妙, 大約宗師張僧繇。玄宗天寶中, 忽思蜀中嘉陵江水, 遂假吳生驛遞, 令往貌之。及回, 帝問其狀, 奏曰:「臣無粉本, 并記在心。」上遣于大同殿圖嘉陵江三百里山水, 一日而畢。時有李將軍, 山水擅名, 亦畫大同殿, 數月方畢。玄宗云:「李思順數月之功, 吳道玄一日之跡, 皆極其妙。」又畫殿內五龍, 鱗甲飛動, 每欲大雨, 即生煙霧。吳生常持《金剛經》, 自識本身。當天寶中, 有楊庭光與之齊名, 潛畫吳生真於講席眾人之中。吳生觀之, 亦見便驚, 語庭光云:「老夫衰丑, 何用圖之?」
又曰:唐周昉, 字景玄。郭子儀子婿趙縱常令韓幹寫真, 眾皆稱善;后又請昉寫真, 二人皆有能名。公常列二畫於座, 未能定其優劣, 因趙夫人歸省公, , 子儀也。問云:「此畫何人?」對曰:「趙郎。」曰:「何者似?」云:「兩畫總似, 后畫者嘉。」又問:「何以言之?」曰:「前畫空得趙狀貌, 后兼移其神氣情性、笑言之姿。」公問:「后畫者何人?」乃云:「周昉。」是日定其二畫優劣, 令送錦彩數百匹。
又曰:唐閻立本, 太宗時, 南有山猛獸害人, 太宗使驍勇者捕之, 不得;虢王元鳳, 忠義奮發, 自往取之, 一箭而斃。太宗壯之, 使立本圖其鞍馬仆從, 皆寫其真, 無不驚伏其能。太宗幸玄都池, 斗鸂鶒, 召立本貌十八學士凌煙閣功臣等, 實亦輝暎前古。
又曰:唐韋無忝, 京兆人也。玄宗朝, 以畫名馬異獸擅名, 時稱「韋四足, 無不妙」也。曾見貌外國所獻師子, 酷似其真。后師子放歸本國, 惟畫者在圖, 時因觀覽百獸, 見之皆懼。又玄宗射獵, 一箭中兩野豬, 詔於玄武北門寫貌, 傳在人間, 乃妙之極也。
又曰:唐楊光畫松石山水, 出於人表。初稱處士, 謁盧黃門, 懷慎也。館之甚厚。知其丹青之能, 意欲求之, 而未敢言。楊墾辭去, 復苦留之。知其家在洛中, 衣食乏少, 心所不安, 乃令人潛將數百千, 至洛中供擬, 取其家書示楊公, 感之, 未知所報。盧因從容乃言欲求一蹤, 以為子孫家寶之, 意尚難之。遂月餘圖一松石雲物, 移動造化, 人莫能睹也。
又曰:唐陳閎, 會稽人也。以能寫真, 本道薦之。開元中, 召入供奉。每令寫真御容, 妙絕當時。玄宗射豬鹿兔雁等, 并按舞圖真容, 皆受詔寫貌。又太清宮肅宗真容, 匪惟龍鳳姿、日角天宇之狀, 而筆力遒潤, 神彩英逸, 實天假其能也。閻令之後, 一人而已。
又曰:唐張萱, 京兆人也。嘗畫貴公子鞍馬屏幄宮苑子女等, 名冠於時。善起草點簇, 置亭臺竹樹、花鳥仆隸, 皆極精阝開。
又曰:唐王墨, 不知何許人也, 名冷。善潑墨, 時人謂之王墨。多游江湖, 善畫山水松柏雜樹等。性疏野好酒, 每圖障, 興酣之後以墨潑之, 腳蹙手抹, 或枝或幹, 隨其形象, 為山為竹為樹, 應心隨意, 倏若造化。圖成, 雲霞澹澹, 風雨蕭蕭, 不見污之路也。
又曰:唐李靈省落魄不拘檢。每圖一障, 非其所欲, 不可強也。以酒生思, 傲然自得, 不知王公之尊、寒暑之夕。若山水竹樹, 一點一抹成於自然。或即峰際云孤, 或即島嶼極海, 非常制也。
又曰:唐張志和字子同, 號煙波子, 常釣魚洞庭。初, 顏魯公在吳興, 知其高節, 以《漁歌》五首贈之, 乃圖傳為卷軸, 隨句賦象, 人魚鳥獸、風雨云月, 皆字成形, 雅葉其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