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二十四 職官部二十二

太平御覽
卷二百二十四.職官部二十二

散騎常侍
《六典》曰︰唐貞觀初置散騎常侍二員, 隸門下省。明慶二年, 又置二員, 隸中書省, 始有左、右之號。幷金蟬、毛貂, 左散騎與侍中爲左貂;右散騎與中書令爲右貂, 謂之八貂。
又曰︰散騎常侍, 晉代此官選望甚重, 時與黃門侍郎謂之黃、散。
《漢書•百官表》曰︰散騎、中常侍皆加官, 所加或列侯、將軍、卿大夫, 正員多至數十人。
應劭《漢官儀》曰︰秦及前漢置散騎及中常侍各一人, 散騎騎馬幷乘輿車, 獻可替否。
《魏志》曰︰文帝延康元年, 置散騎、常侍爲一官。省中置四人, 與侍中同掌規諫, 不用宦者, 宦者爲官不過署令。
《魏略》曰︰散騎常侍比於侍中, 貂璫插右。黃初中始置四人。出入侍從與上談議, 不典事。
《蜀志》曰︰魏文帝善孟達之姿才容觀, 以爲散騎常侍。
《吳志》曰︰薛瑩既至洛陽, 特先見敘, 爲散騎常侍, 答問處當, 皆有條理。
《晉書》曰︰鄭默字思元, 爲散騎常侍。武帝出南郊, 侍中已陪乘, 詔曰︰「使鄭常侍參乘。」
又曰︰阮孚爲散騎常侍。嘗以金貂換酒, 複爲所司彈劾, 帝宥之。
又曰︰華嶠字叔駿, 加散騎常侍, 班同中書。寺爲內台, 中書、散騎、著作及理音律, 天文數術, 南省文章, 門下撰集, 皆典統之也。
又曰︰何劭字敬祖, 曾之子也。少與武帝同年, 有總角之好, 及帝即位, 轉散騎常侍, 甚見親重。
《晉起居注》曰︰太康七年詔曰︰「尚書馮ヨ忠亮在公, 曆職內外, 勤恪匪懈, 而疾未差, 屢求放退。其以ヨ爲散騎常侍, 賜錢二千萬, 床帳一具。」
又曰︰升平五年詔曰︰「前西中郎謝萬, 才義簡亮, 宜居獻替, 其以萬爲散騎常侍。」
《晉中興書》曰︰庾闡有文章才美, 議者以爲宜綜國史, 於是召爲散騎常侍。
《晉諸公贊》曰︰司馬駿五六歲能書數, 魏王爲帝, 駿八歲爲散騎常侍, 常侍講。
《齊書》曰︰周盤龍, 自平北將軍爲散騎常侍, 武帝戲之曰︰「卿著貂蟬, 何如兜鍪?」對曰︰「此貂蟬從兜鍪中出耳。」
《齊職儀》曰︰魏氏侍中皆騎從禦, 登殿與散騎常侍對挾帝, 侍中居左, 常侍居右。
《後魏書》曰︰初, 高祖以李彪爲散騎常侍, 郭祚因入見, 高祖謂祚曰︰「朕誤授一人官祿。」對曰︰「豈容聖詔一行而有差異?」高祖曰︰「朕昨誤。」沉吟曰︰「此自應有讓, 朕欲別授一官。」須臾, 彪有啓云︰「伯石辭卿, 子産所惡, 臣欲之已久, 故不敢讓。」高祖嘆謂祚曰︰「卿之忠諫, 李彪正辭, 使朕遲回不能複決。」遂不移官。
又曰︰明亮爲常侍, 加武勇將軍, 進曰︰「臣本官常侍, 是第三清;今授武勇, 其號至濁。」
又曰︰苟頽, 承明元年文明太后令百官舉才堪事、人足委仗者, 於是公卿咸以頽應選, 征拜散騎常侍。
又曰︰孝文謂散騎常侍元景曰︰「卿等自在集書合省逋墮, 致使王言遺滯, 起居不修。」
《北齊書》曰︰宋弁爲散騎常侍, 遷右將軍, 領黃門。弁屢讓, 高祖曰︰「散騎位在中書之右;常侍者, 黃門之庶兄;領軍者, 二衛之假攝。不足空存推讓而棄大委。」
又曰︰朝貴多假常侍以取貂蟬之飾, 高隆之自表解侍中, 幷陳諸假侍服者, 亦請罷之。詔皆如表。
《三國典略》曰︰齊遣散騎常侍崔瞻聘於陳。瞻辭韻溫雅, 南人欽服, 乃謂之曰︰「常侍前朝何竟不來, 今日誰相對者?」
又曰︰賀琛爲梁散騎常侍, 梁主與語, 常移晷刻, 故省中語曰︰「上殿不下有賀雅。」琛容止都雅, 故人呼之。
《隋書》曰︰案漢官侍內金蟬左貂, 金取剛固、蟬取高潔也。
《董巴志》曰︰內常侍右貂金璫, 銀附蟬, 內書今亦同此。今宦者去貂, 內史金蟬右貂, 納言金蟬左貂。開皇時特加散騎常侍, 在門下者貂蟬, 至是罷之, 惟加常侍。聘外國者特給貂蟬, 還則輸納於內省。
《環濟要略》曰︰散騎常侍入侍左右, 出則侍事於廊廡之下。
《華嶠集》云︰詔曰︰「散騎以從容侍從, 承答顧問, 掌贊詔命, 平處文籍, 故前世多參用文學之士。議郎華嶠有論議著述之才, 其以嶠爲散騎常侍兼與中書共參著作事。」嶠表謝云︰「非臣典筆申辭所能陳謝。」
員外散騎常侍
《晉書》曰︰吏部郎李重啓︰東莞太守曹嘉之, 才翰學義先代之後, 宜補員外常侍。
《晉起居注》曰︰咸康八年, 司徒王導表員外常侍孫朝, 八年告老, 棄身茨宇, 永絕榮祿, 宜給本官秩俸以終餘年。
《梁書》曰︰賀琛, 字國寶, 遷員外散騎常侍。舊尚書南座無貂, 貂自琛始也。
通直散騎常侍
陶氏《職官要錄》曰︰晉太始十年, 詔東平王爲員外常侍, 通直殿中, 與散騎常侍通直。通直之號, 蓋自此始也。
朱鳳《晉書》曰︰左軍陳與騫之子以父老求去職, 宿衛不宜曠, 詔以爲通直常侍。
《宋書》曰︰通直散騎常侍, 員四人, 魏末散騎常侍又有在員外。晉武帝使二人與散騎常侍通員直, 故謂之通直散騎常侍。晉江左置四人。
《梁書》曰︰鮑泉嘗乘高車, 從數十, 左右傘蓋, 服玩甚精。道逢國子祭酒王承, 承疑非舊貫, 遣訪之。泉從者答曰︰「鮑通直。」承怪焉, 複欲辱之, 遣逼車問︰「鮑通直複是何許人, 而得如此!」都下少年, 遂爲口實, 見尚豪華人相戲曰︰「鮑通直複是何許人, 而得如此!」以之爲笑謔。
《北齊書》曰︰張景仁除通直散騎常侍, 及奏, 禦筆點通直字, 遂爲正常侍也。
《隋書》曰︰許善心加通直散騎常侍, 聘于隋, 遇高祖伐陳, 禮成而不獲反命, 累表請辭, 上不許, 留縶賓館。及陳亡, 高祖遣使告之, 善心素服, 號哭於西階之下, 藉草東向, 經三日, 敕書唁焉。明日有詔就館, 拜通直散騎常侍, 賜衣一襲。善心哭, 盡哀, 入房改服複出, 北面立, 垂涕再拜受詔。明日乃朝, 伏泣于殿下, 悲不能興。上顧左右曰︰「我平陳國, 惟複此人, 既能懷其舊君, 即是我誠臣也。」敕以本官直門下省, 賜物千段, 馬二十匹。
散騎侍郎
《魏志》曰︰文帝延康元年, 置散騎常侍、侍郎各四人。
又曰︰鍾敏字雅叔, 年十四爲散騎侍郎, 機捷談笑, 有父之風。
《魏略》曰︰孟康字公休, 安平人。黃初中, 以于郭後有外屬, 幷受九親賜拜, 遂轉爲散騎常侍。是時, 散騎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選, 而康獨緣妃嬙, 雜在其間, 故於時皆共輕之, 號爲阿九。康既才敏, 因在冗官, 博讀書傳, 後遂有所彈駁, 其文義雅而切要, 衆人乃更加意。
《晉陽秋》曰︰荀顗, 字景倩。帝見而奇之曰︰「荀令, 君子也。」擢拜散騎侍郎。
幹寶《晉紀》曰︰處士馮恢, 志行過人, 以爲散騎侍郎。張華曰︰「臣請觀之, 若不見臣, 上也;見而有傲世之容, 次也。敬而爲賓主者, 固俗士也。」及華至, 恢待之恭, 於是時人少之。
《唐書》曰︰高祖初平長安, 拜舞人安叱奴爲散騎侍郎, 既在朝列, 咸陪遊宴。禮部尚書李綱諫曰︰「臣案《周禮》, 均工樂胥, 不得預于士伍。雖複才如子野, 妙等師襄, 皆終身繼世, 不易其業。故魏武帝欲使禰衡擊鼓, 先解朝服露體而擊之, 問其故, 對曰︰」不敢以先王法服而爲伶人之衣也。」惟齊末高緯封曹妙達爲王, 安馬駒爲開府, 有國家者以爲殷監。今新定天下, 開太平之基, 起義功臣, 行賞未遍, 高才碩學, 猶滯草菜, 而先令舞胡致位五品, 鳴玉曳組, 趨馳廊廟, 故非創規模貽子孫之道也。」高祖不納。
《桓氏家傳》曰︰延康元年初, 置散騎之官, 皆選親舊文武之才, 以爲賓宴之臣, 遷桓範爲散騎侍郎。
陶氏《職官要錄》曰︰案漢初有騎郎, 常侍有資者得爲騎郎, 資滿五萬爲常侍郎。張釋之以資爲常侍郎, 蓋此官也。
《華嶠譜敘》曰︰華歆有三子, 表字偉容, 年二十餘, 爲散騎侍郎。時同寮諸郎共平尚書事。年少幷厲鋒氣, 要名譽。尚書事至, 或有不便, 故遺漏不視, 及傳書者去, 即深文論駁。惟表不然, 事有不便, 輒與尚書共論, 盡其意, 主者固執, 不得已, 然後共奏。司空陳恭等以此稱之。
員外散騎侍郎
《晉起居注》曰︰大興四年詔曰︰「今以前司空從事中郎盧諶爲散騎侍郎, 在員外。」
《晉中興書》曰︰苻堅青州刺史苻朗降, 烈宗詔曰︰「朗深識逆順, 望風歸化, 既嘉此誠, 亦簡其才, 可員外散騎侍郎, 幷賜給之。」
《宋書》曰︰員外散騎侍郎, 置無員。
《後魏書》曰︰梁三益, 字敬安, 于南陽內附, 高祖與語, 善之。曰︰「三益, 三益, 殊不亞, 拜員外散騎侍郎。
通直散騎侍郎
《晉大興元年起居注》曰︰置通直散騎侍郎四人。
沈約《宋書》曰︰晉元帝使員外散騎侍郎二人與散騎通直, 故謂之通直散騎侍郎。
《後魏書》曰︰李瑾字道瑜, 美容貌, 頗有文才, 遷通直散騎侍郎, 與黃門王遵業、尚書郎盧觀典修儀注。臨淮王式謂瑾等三俊, 共掌帝儀, 可謂舅甥之國。王、盧, 即瑾之外兄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