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三十三 人事部七十四

太平御覽
卷四百三十三.人事部七十四

勇一

《釋名》曰:勇, 踴也。見敵踴躍欲擊之也。
《說文》曰:勇, 氣也。從力用聲。
《尚書》曰:武王左杖黃鉞, 右秉白旄以麾, 曰:「逖矣, 西土之人!稱爾戈, 比爾干, 立爾矛, 予其誓!勖哉夫子!尚桓桓。孔安國曰:桓桓, 武貌也。如虎如貔, 如熊如羆, 于商郊!」
又曰:亦有熊羆之士, 弗二心之臣, 保乂王家。言文武既聖, 則亦有勇猛, 如熊如羆之士。
《毛詩》曰:《大叔于田》, 刺莊公也。叔多才而好勇, 不義而得眾。大叔于田, 乘乘馬, 執轡如組, 兩驂如舞。叔在藪, 火烈具舉, 袒耱, 獻于公所。將叔無狃, 戒其傷女。
《禮記》曰:魯莊公及宋人戰于乘丘, 縣賁父御, 卜國為右。馬驚敗績, 公墜, 左車授綏。公曰:「末之卜也。」縣賁父曰:「他日不敗績, 而今敗績, 是無勇也。」遂死之。
又曰:用人之知去其詐, 用人之勇去其怒, 用人之仁去其貪。鄭玄曰:用知者之謀, 勇者之斷, 仁者之施, 足以成治矣。
又曰:商者, 五帝之遺聲也, 商人識之, 故謂之商。齊者, 三代之遺聲也, 齊人識之, 故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 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音者, 見利而讓。臨事屢斷, 勇也;見利而讓, 義也。有勇者義, 非歌, 孰能保此!
《左傳》曰:公及齊師戰于長勺。公將鼓之。曹劌曰:「未可。」齊人三鼓, 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 視其轍, , 軾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 公問其故。對曰:「戰, 勇氣也。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 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 望其旗靡, 故逐之。」
又曰:晉襄公縛秦囚, 使菜駒以戈斬之。囚呼, 菜駒失戈, 狼瞫取戈以斬囚, 禽之以從公乘, 遂以為右。箕之役, 先軫黜之而立續簡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乎?」瞫曰:「吾未獲死所。」其友曰:「吾與汝為難。」瞫曰:「《周志》有之, 勇則害上, 不登於明堂。杜預曰:《周志》書也。明堂, 廟也。所以崇功序德, 故不義之士不得外心。死而不義, 非勇也。共用之謂勇。吾以勇求右, 無勇而黜之, 亦其所也。謂上不我知, 黜而宜, 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 既陳, 以其屬馳秦師, 死焉。晉師從之, 大敗秦師, 君子謂:「狼瞫於是乎君子也。」
又曰:晉郄克及齊侯戰於鞍。齊高固入晉師, 磔石以投人, 杜預曰:磔, 擔也。禽之而乘其車, 系桑本焉, 以徇齊壘, 將至齊壘, 以桑樹系車而走, 欲自異也。曰:「欲勇者賈余餘勇。」, 買也, 言己有余勇欲賣之也。
又曰:欒盈師曲沃之甲, 以晝入絳。初, 斐豹隸也, 著於丹書。欒氏之力臣曰督戎, 國人懼之。斐豹謂范宣子曰:「茍焚丹書, 我殺督戎。」宣子喜, 曰:「而殺之, 所不請於君焚丹書者, 有如日!」乃出豹而閉之, 督戎從之。逾隱而待之, 督戎逾入, 豹自後擊而殺之。
又曰:楚平王執伍奢。無忌曰:「奢之子材, 若在吳, 必憂楚國, 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 必來。不然, 將為患。」王使召之, 曰:「來, 吾免而父。」棠君尚謂其弟員曰:「爾適吳, 我將歸死。吾知不逮, 我能死, 爾能報。聞免父之命, 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 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 孝也。度功而行, 仁也。擇任而往, 知也。知死不避, 勇也。父不可棄, 名不可廢, 爾其勉之, 相從為愈。」伍尚歸。奢聞員不來, 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殺之。
又曰:晉趙鞅圍衛, 報夷儀也。初, 衛侯伐邯鄲午於寒氏, 城其西北隅而守之。霄熸。及晉圍衛, 午以從七十人門於衛西門, 殺人於門中, 曰:「請報寒氏之役。」涉他曰:「夫子則勇矣, 然我往, 必不敢啟門。」亦以徒七十人, 旦門焉, 步左右, 皆立如植。日中不啟門, 乃退。
又曰:楚白公勝將作難, 謂石乞曰:「王與二卿士, 皆以五百人當之, 則可矣。」乞曰:「不可得也。市南有熊宜僚者, 若得之, 可當五百人矣。」乃從白公而見之, 與之言, 悅。告之故, 辭。承之以劍, 不動。勝曰:「不為利諂, 不為威惕, 不泄人言以求媚者, 去之。」
又曰:楚白公奔山而縊, 其徒微之。生拘石乞而問白公之死焉, 對曰:「予知其死所, 而長者使予勿言。」「不言將烹。」乞曰:「此事也, 克則為卿, 不克則烹, 固其所也。何害?」乃烹石乞。
又曰:晉楚戰, 楚師薄於險, 叔山冉謂養由基曰:「雖君有命, 為國故, 子必射!」乃射。再發, 盡殪。叔山冉搏人以投, 中車, 折軾。晉師乃止。言二人皆有退人之能。
又曰:齊莊公朝, 指殖綽、郭最曰:「寡人之雄也。」州綽曰:「君以為雄, 誰敢不雄?然臣不敏, 平陰之役, 先二子鳴。」十八年晉伐齊及平陰。莊公為勇爵。設爵位以命勇士。殖綽、郭最與焉。州綽曰:「東閭之役, 臣右驂迫, 還於門中, 識其板數。識門板數。其可以與此乎?」
《周官》曰:司右掌群右之政令, 凡軍國之勇士, 能用五兵者屬焉, 掌其政令。
《河圖》曰:勇敢重瞳。宋均注曰:項羽也。
又曰:鳥一足名獨立, 見則主勇強。
《家語》曰:仲由, 字子路, 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 好勇力, 志抗直, 冠雄雞, 佩豭豚, 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之, 子路后服。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孔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 小人好勇而我義則盜。」
又曰:孔子將之衛, 路出於蒲, 會公叔氏以薄叛衛而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 為人賢良有勇力, 挺劍而合, 眾將與之戰。蒲人懼, 曰:「茍無適衛, 吾則出子。」乃盟, 孔子出之。
又曰:孔子北游, 登乎農山。子路、子貢、顏回侍側。孔子四望, 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 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 吾將擇焉。」子路進曰:「由愿得白羽若月, 赤羽若日, 鍾鼓之音上震于天, 旌旗繽紛下蟠于地。由也當一隊而敵之, 必也攘地千里, 搴旗執馘, 惟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勇哉!」

《史記》曰:毛遂隨平原君與楚合從, 言其利害, 日出而言之, 日中不決。遂案劍歷階而上, 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 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 日中不決, 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爾君言, 汝何為者也!」毛遂案劍而前曰:「今十步之內, 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 王之命懸於遂手。叱者何?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 今楚地方五千里, 持戟百萬, 此霸王之資也。白起, 小豎子耳, 率數萬之眾, 興師以與楚戰, 一戰舉鄢、郢, 再戰而燒夷陵, 三戰而饒熙之先人。此百世之怨, 而趙之所羞, 而王弗知惡。合從者為楚, 非為趙也。吾君在前, 叱者何也?」楚王曰:「先生之言是也。」遂定從而還。
又曰:范雎說秦昭王:夫以烏獲、任鄙之力, 荊成、孟賁、許慎曰:荊成, 古勇士。孟賁, 衛人也。慶忌、夏育之勇焉而死。死者, 人之所必不免也。
又曰:廉頗者, 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 廉頗為趙將, 伐齊, 大破之, 取晉陽, 拜為上卿, 以勇氣聞於諸侯。
又曰:藺相如者, 趙人也, 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 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請易璧。令曰:「臣客舍人藺相如其人勇士, 有知謀, 宜可使。」乃使相如奉璧入秦, 秦王坐章臺得璧, 大喜, 傅璧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 乃前曰:「璧有瑕, 請指示王。」王授璧, 相如中立, 倚柱, 怒發上沖冠, 謂秦王曰:「趙王齋戒五日, 使臣奉璧, 拜送書於廷。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 大王見臣列觀, 禮節甚倨;得璧, 傅戲, 無償趙王城邑, 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 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持璧睨柱, 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 乃辭謝, 固請, 召有司案圖十五城與趙。相如見其詐, 乃謂曰:「趙王送璧時, 齋戒五日, 大王亦宜齋五日, 乃敢上璧。」秦王許。相如就舍, 使其從者衣褐, 裹璧, 亡歸趙。秦王齋竟, 引相如。相如曰:「自秦繆公以來二十餘君, 未有堅盟約者, 臣恐見欺負趙, 故令人持譬歸, 間至趙矣。王若割十五都與趙, 趙豈敢留璧得罪於大王?臣知欺大王當誅, 請就湯鑊。」秦遂厚遇之。既歸, 趙王以為賢大夫, 使不辱於諸侯, 拜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與趙, 趙亦不與秦璧。后秦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 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 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某月, 秦王與趙王會飲, 令趙王鼓瑟。」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 請奏缶以相娛樂。」秦王怒, 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 因跪請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 臣請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 相如張目叱之, 左右皆靡。秦王不懌, 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某月, 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趙亦盛設兵待秦, 秦不敢動。既罷歸國, 以相如功大, 拜為上卿, 位在廉頗右。
又曰:曹沫者, 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齊桓公與魯莊公會于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 桓公左右莫敢動。問曰:「子將何?」曹沫曰:「齊強魯弱, 而大國侵魯亦已甚矣, 今城壞即壓境, 君其圖之。」公乃許, 盡還魯之侵地。既已言, 曹沫投其匕首, 下壇, 北面就群臣之位, 顏色不變, 辭令如故。
又曰:樊於期奔燕丹, 計無所出。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 其為人知深而勇沉, 可與謀。」太子因謁光, 光言荊卿,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結交於荊卿, 可乎?」田光曰:「敬諾。」即起趁出。太子送之至門, 戒曰:「舟所報先生言者, 國大事也, 愿先生勿泄也。」田光跪而笑曰:「諾。」見荊軻曰:「光與子相善, 燕國莫不知。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 愿先生留意。光竊不自外, 言足下於太子。愿足下過太子於宮。」荊軻曰:「謹奉教。」田光曰:「吾聞之, 長者為行, 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 國之大事也, 愿先生勿泄也, 是太子疑光也。夫為行而使人疑之, 非節也。「欲自殺以激荊卿, 曰:」愿足下急過太子, 言光己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
又曰:秦將李信, 年少壯勇, 嘗以兵數千, 逐燕太子丹, 至於汙水, 卒得破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