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四十 職官部三十八

太平御覽
卷二百四十.職官部三十八

 

雜號將軍下

建威將軍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耿爲建威大將軍, 從攻洛陽。

奮威將軍

《魏志》曰︰呂布殺董卓, 王允以布爲奮威大將軍, 儀比三司。
又曰︰沮授說袁紹, 紹即表爲奮威將軍。

奮武將軍

《吳志》曰︰賀齊傳豫章, 東部民彭才、李玉、王海等起爲賊亂, 衆萬餘人。齊討平之, 誅其首惡, 餘各降服。揀其精健爲兵, 次爲縣戶。遷奮武將軍。

振威將軍

《魏志》曰︰太祖以程昱爲振威大將軍, 破袁譚、尚。

揚威將軍

《魏志》曰︰臧霸字宣高, 太山人也。從太祖討孫權於濡須口, 與張遼爲前鋒, 行遇霖雨, 大軍先反, 水遂長, 賊船稍近, 將士皆不安。遼欲去, 霸止之曰︰「公明於利鈍, 寧肯捐吾等耶?」明日果有令。遼至, 以語太祖。太祖善之, 拜霸揚威將軍。

建武將軍

《魏志》曰︰太祖以夏侯惇爲建武將軍。
又曰︰文帝善孟達姿才容觀, 以爲建武將軍。

輕車將軍

《漢書》曰︰武帝元光七年, 以公孫賀爲輕車將軍, 屯馬邑。

伏波將軍

《環濟要略》曰︰伏波, 船涉江海, 欲浪伏息也。
《漢書》曰︰武帝元鼎五年, 以路博多爲伏波將軍, 伐南越呂嘉。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馬援爲伏波將軍。
《魏志》曰︰夏侯惇爲伏波將軍, 領河南尹, 使得以便宜從事, 不拘科制。太祖常與同載, 特見親重, 出入臥內, 諸將莫得比也。
王隱《晉書》曰︰武帝以孫爲伏波將軍。

材官將軍

《漢書》曰︰武帝以李息爲材官將軍, 軍馬邑。

折衝將軍

《魏書》曰︰武帝以樂進爲折衝將軍。

虎威將軍

《魏志》曰︰于禁字文則, 太山人。將軍王朗異之, 薦禁才任大將。太祖召見與語, 拜軍司馬, 後拜虎威將軍。
《吳志》曰︰朱然字義封。從孫權討關羽, 別與潘璋到臨沮擒羽, 遷昭武將軍, 封西安鄉侯。虎威將軍呂蒙病篤, 權問曰︰「卿如不起, 誰可代者?」蒙對曰︰「朱然膽守有餘, 愚以爲可任。」蒙卒, 權假然節, 鎮江陵。
《齊書》曰︰柳世隆, 元景子也, 出爲虎威將軍、上庸太守。帝謂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號爲隋郡, 今復以授世隆, 使卿門世不絕公也。」

偏將軍

《後漢書》曰︰吳漢字子顔, 南陽宛人, 家貧, 以販馬自業。素聞世祖長者, 獨欲歸心。及世祖于廣阿, 拜漢爲偏將軍。
又曰︰臧宮字君翁, 潁川人也。從世祖征戰, 諸將多稱勇。世祖察宮勤力少言, 甚親納之。及至河北, 以爲偏將軍。
《吳志》曰︰陳武字子烈, 廬江人。孫策在壽春, 武往修謁, 時年十八, 長七尺七寸。及權統事, 尤爲權所愛, 拜爲偏將軍。
又曰︰董襲字元代, 會稽人。長八尺, 武力過人, 拜偏將軍。

裨將軍

《魏志》曰︰李通字文達, 江夏平春人。以游俠聞于江、汝之間。屬連歲大饑, 通傾家振施, 與士分糟糠。建安初, 通舉衆詣太祖于許。太祖討張綉, 通爲先登, 大破綉軍, 拜裨將軍。

虎牙將軍

《漢書》曰︰宣帝以云中太守田順爲虎牙將軍, 伐匈奴。
範曄《後漢書》曰︰蓋延字巨卿, 漁陽人也。身長八尺。邊俗尚勇力而延以氣聞延。與吳漢同歸世祖, 從平河北;世祖即位, 拜虎牙將軍。

漢臣將軍

《東觀漢記》曰︰上於大會中指王常謂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諸將, 輔翼漢室, 心如金石, 真忠臣也。」是日以常爲漢臣將軍, 與諸將絕席。

討虜將軍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王霸爲討虜將軍, 擊董憲。

破虜將軍

《魏志》曰︰李典字曼成, 山陽巨野人。爲破虜將軍。典好學問, 貴儒雅, 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 恂恂若不及, 軍中稱其長者。

建義將軍

《東觀漢書》曰︰光武以朱爲建義將軍, 攻朱鮪。

刺奸將軍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軍市令祭遵爲刺奸將軍。
範曄《後漢書》曰︰岑彭字君然, 南陽棘陽人也。後世祖拜爲刺奸大將軍, 使督察衆營, 授以常所持節。

輔威將軍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臧宮爲輔威將軍。

揚化將軍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堅鐔爲揚化將軍。

安漢將軍

《蜀志》曰︰糜竺, 字子仲。益州既定, 拜爲安漢將軍, 班在軍師將軍之右。竺雍容敦雅, 而翰翮非所長。是以待之上賓之禮, 未曾有所統禦。然賞賜優寵, 無與爲比。
又曰︰王平字子均。諸葛亮卒於武功, 軍退還, 魏延作亂, 一戰而敗, 平之功也。遷安漢將軍。

輔漢將軍

《東觀漢記》曰︰光武以鄧奉爲輔漢將軍。

都護將軍

《魏志》曰︰曹洪累從征討, 爲都護將軍。

立義將軍

《魏志》曰︰龐德以衆降, 太祖聞其驍勇, 拜立義將軍。

中堅將軍[編輯]

《魏志》曰︰太祖以許褚爲中堅將軍, 又以張遼爲行中堅將軍。

厲威將軍

《魏志》曰︰太祖征荊州, , 留滿寵行厲威將軍。

蕩寇將軍

《蜀志》曰︰張嶷字伯岐。自越征詣成都, 民夷戀慕泣涕, 過旄牛邑, 邑君繈負來迎反, 追尋至蜀郡界, 其督率隨嶷朝貢者百餘人。嶷至, 拜蕩寇將軍, 慷慨壯烈, 人多貴之。

討逆將軍

《吳志》曰︰曹公表孫策爲討逆將軍, 封吳侯。

輔吳將軍

《吳志》曰︰孫權以張昭爲輔吳將軍。
沈約《宋書》曰︰吳置輔吳將軍, 班亞三司。

蕩魏將軍

《吳志》曰︰呂據, 太元元年, 大風, 江水盛溢之流, 漸淹城門, 權使視水, 獨見據使人取大船以備害, 權嘉之, 拜蕩魏將軍。

鷹揚將軍

《晉書》曰︰郭奕, 咸寧初遷雍州刺史、鷹揚將軍, 尋假赤幢、曲蓋、鼓吹。
===牙門將軍
《蜀志》曰︰魏延字文長, 義陽人也。以部曲將隨先主入蜀, 數有戰功, 遷牙門將軍。

中將軍

《北齊書》曰︰沙苑之敗, 崔仲文持馬以而渡河, 波中乍沒乍出。高祖望見之, 曰︰「崔掾也」。遽遣船赴接, 既濟, 勞之曰︰「卿爲親爲君, 不顧萬死, 可謂家之孝子、國之忠臣。」加中將軍。

中領軍

《魏略》曰︰中領軍, 延康中置, 故漢北軍中候之官。
又曰︰太祖以史渙忠勇, 爲中領軍, 令禁軍。
又曰︰太祖還長安, 以曹休爲中領軍。
又曰︰文帝征孫權, 以尚書令陳群爲中領軍。
《晉書》曰︰吳隱之爲中領軍, 清儉不華, 每月初得祿, 裁留身糧, 其餘悉分賑親族。家人績紡以供朝夕, 時有困絕, 或幷日而食, 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
《晉中興書》曰︰羊祜字叔子, 遷中領軍, 悉統宿衛, 入直殿中, 執兵之要, 事兼內外。
《齊書》曰︰蕭景先。武帝少年, 與景先共車, 行泥路, 車久故壞, 至領軍府西門, 車轅折, 俱狼狽。景先謂帝曰︰「兩人脫作領軍, 亦不得忘, 今日艱辛。」及武帝踐祚, 詔以景先爲領軍。拜日, 羽儀甚盛, 傾朝觀屬。拜還, 未至府門, 中詔相聞領軍今日故當無折轅事耶?景先奉謝。
《梁書》曰︰臧盾遷中領軍。領軍管天下兵要, 監局事多。盾爲人敏贍, 有風力, 長於撥繁, 職事甚理。天監中, 吳平侯蕭景居此職, 著聲稱, 至是盾復繼之。
《三國典略》曰︰齊左僕射祖附陸令萱, 求爲領軍, 齊主許之。侍中斛律孝卿謂上洛王元海、侯呂芬等云︰「是漢兒, 兩眼盲, 豈合作領軍也。」無海遂入啓之。言於齊主云︰「元海與臣素有隙, 必是元海譖臣。」齊主曰︰「然。」列元海共太府少卿李叔元、平准令張叔略等結朋樹黨, 陸令萱又唱和之, 遂除元海爲鄭州刺史、叔元爲襄城郡守、叔略爲南營州錄事參軍。遂獨處機衡, 總知兵事。齊王亦令中要人扶侍出入, 每同禦榻論決朝政。
《高堂隆集》曰︰己巳詔書︰中領軍、遊擊皆青玉佩。

中護軍

《史記》曰︰漢高帝以陳平爲護軍中尉, 盡護諸將。
《漢書》曰︰護軍都尉, 秦官。元狩四年屬大司馬, 元壽元年更名司寇, 元始元年更名護軍。
《魏志》曰︰韓浩字元嗣。以忠勇顯, 爲中護軍, 掌禁兵, 置長史、司馬。從太祖討張魯, 魯降。議者以浩智略足以綏邊, 欲留使都督諸軍鎮漢中, 太祖曰︰「吾安可以無護軍?」乃與俱還, 其見親如此。
王隱《晉書》曰︰鄧攸遷吏部尚書。牧馬于家庭, 妻子素食, 當時清淨, 內外肅然, 遷爲中護軍。
《晉起居注》曰︰武帝太始七年, 詔曰︰「中護軍職典武選, 宜得堪其事者。左衛將軍羊有明贍才見, 乃心在公, 其以爲中護軍。」
《晉中興書》曰︰司徒王導將以趙永爲中護軍, 孔愉謂導曰︰「中興以來處此官者, 周伯仁、應思遠, 今誠乏才, 豈可以趙冰居之!」其秉正不撓, 皆此類也。
《世語》曰︰夏侯玄, 世名知人。爲中護軍, 撥用武官, 無非俊傑, 多牧州典郡。
《皇甫謐集》云︰護軍, 武士之官。
《晉王羲之臨護軍教》曰︰今所在要, 在於公役均平。其差大史, 忠謹在公者, 覆行諸營, 家至人告, 暢吾乃心。其有老落篤癃、不堪從役, 或有饑寒之色、不能自存者, 區分處別, 自當參詳其宜,

北軍中候

《漢書》曰︰武帝置中壘校尉, 掌北軍壘門外內。
《續漢書》曰︰光武中興中, 省壘置中候五尉校營。
又曰︰孔文舉拜北軍中候。
王隱《晉書》曰︰荀字道將, 爲北軍中候。
又曰︰太祖永昌元年, 以鍾雅爲北軍中候, 五年, 省幷領軍。
《晉中興書》曰︰陶回字恭之。王導以回有器, 擢拜北軍中候。回性不畏強禦。

朱衣直閣

《後魏書》曰︰元文景, 大司農卿康之次子, 除員外郎、冠軍將軍、朱衣直閣。

直寢

《後魏書》曰︰於忠字思賢。弱冠拜侍御史。文明太后臨朝, 刑政頗峻, 忠樸直少言, 終無過誤。尋除左中郎將, 領直寢。
又曰︰楊津字羅漢, 弘農華陰人也。本字延祚, 高祖賜名焉。少端謹, 以器度見稱, 爲直寢。

直後

《後魏書》曰︰元天穆, 性和厚, 美形貌。年二十, 起家員外郎, 領直後。
蕭子顯《齊書》曰︰臨海亡命田流, 自號東海王, 逃竄會稽貿阝縣邊海山谷中, 立屯營, 官軍不能討。明帝遣直後聞人襲, 說降之。

直齋

《後魏書•官氏志》曰︰大和九年十月初, 置直齋。

監軍

《史記》曰︰穰苴將兵燕、晉之師, 苴曰︰「臣素賤, 君擢之閭伍之中, 加之大夫之上, 大微權輕願得君之寵臣, 國之所尊, 以監軍乃可。」景公使莊賈往, 苴與賈約曰︰「會日中於軍門。」苴先馳至軍, 立表下漏待賈, 賈素驕貴夕時乃至, 苴遂斬賈以徇三軍。軍士皆震栗, 服之。
《東觀漢記》曰︰光武使來歙監諸將。
範曄《後漢書》曰︰宋均字叔庠, 爲監軍。時伏波將軍馬援征武溪, 南臨沅水, 軍士多病。均懼衆軍疾疫, 矯詔迫降之, 諸將莫應。均乃勒兵圍賊城, 詐爲詔而降之, 爲置長吏而歸, 自劾矯詔之罪。帝善之。
《魏志》曰︰司馬文王征壽春, 使監軍石苞統卒爲遊軍。
《晉武帝起居注》曰︰豫州刺史胡威, 忠素質直, 思謀深奧, 其以威爲監軍, 刺史如故。

沈約《宋書》曰︰監軍, 蓋諸將出征, 大將監領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